旋風式除塵器由若干個旋風筒組合而成(在工業鍋爐煙氣除塵系統中,常用的是雙筒,四筒和六筒的并聯組合,并用一個總灰斗把它們連接起來。旋風筒是由截面為矩形的進氣管、筒體及排氣管組成。旋風筒筒體頂部有一螺旋形頂蓋,頂蓋沿螺旋線彎成360度,螺旋線節距接近進氣管的高度。旋風筒筒體的下部呈圓錐形。筒體的圓筒部分較高而圓錐體錐角較小。排氣管上部裝有一個蝸殼,將從旋風筒出來的氣流的旋轉運動轉變為直線運動。旋風筒的下部接一個灰斗。其結構特點是具有向下傾斜的螺旋切線型氣體進口,頂板為螺旋型的導向板。導向板的角度越大,壓力損失越小,但除塵效率降低。一般情況下,導向板角度采用其8度-20度,CLT/A型旋風除塵器采用15度。由于氣體從切向進入,又有導向板的作用,可消除進入氣體向上流動而形成的小旋渦氣流,減少動能消耗,提高除塵效率。它的另一個特點是筒體細長的錐體較長,而且錐體的錐角較小,能提高除塵效率,但壓力損失也較高。
旋風式除塵器由一次風部分(包括進氣管、導向葉片、穩流體)、二次風部分(包括夾套和噴嘴或導向葉片)、分離室、凈化氣出口管和灰斗等組成。含塵氣體分兩路進入除塵器。一次風由下部風管導入,導入管是一圓管,內裝若干導向葉片,中間插入筆狀穩流體。穩流體的作用是避免粉塵進入設備的中心軸,并使旋轉的氣流產生一穩定的旋流源。當氣體以25~35m/s的速度流經導向葉片時,被強制旋轉流人分離室。二次風由夾套分配后,以50~80m/s的高速從分離室壁上均勻分布的若干噴嘴(或由頂上導向葉片)切向噴入分離室內并旋轉向下流動。兩股氣流旋轉方向一致,組成一個旋流源,并加強了中心氣流的旋轉速度。增強了離心力,使粉塵向壁面沉降,以螺旋狀的粉塵環隨二次風帶入灰斗內分離出來。
旋風式除塵器工作過程:由筒體、錐體、進氣管、排氣管和卸灰管等組成,旋風除塵器的工作過程是當含塵氣體由切向進氣口進入旋風分離器時氣流將由直線遠東變為周圍運動,旋轉氣流的絕大部分沿器壁自圓筒體呈螺旋形向下、朝錐體流動,通常稱此為外旋氣流。含塵氣體在旋轉過程中產生離心力,將相對密度大于氣體的塵粒甩向器壁。塵粒一旦與器壁接觸,便失去徑向慣性力而靠向下的動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壁面下落,進入排灰管。旋轉下降的外旋氣體到達錐體時,因圓錐形的收縮而向除塵器中心靠攏。根據“旋轉矩”不變原理,其切向速度不斷提高,塵粒所受離心力也不斷加強。當氣流到達錐體下段某一位置時,即以同樣的旋轉方向從旋風分離器中部,由下反轉向上,繼續做螺旋性流動,即內旋氣流。后凈化氣體經排氣管排出管外,一部分未被捕集的塵粒也由此排出。